
这么做到底靠不靠谱?安不安全?“8000吨火车镇桥抗洪”引发网友热议。对此,长江日报记者采访了中铁大桥院副总工程师徐恭义。“这是非常情况下采取的非常措施,挺悬的。”徐恭义说。
“腰板”够硬,才能挑得起“担子”。
“这么做应该是为了‘保梁’。”徐恭义说,“对于大桥来说,桥墩重、桥梁轻,面对洪水,‘桥面’容易随着河流中的木头等漂浮物被洪水‘推’下桥墩。”长江日报记者根据新华社和现场视频发现,此次面临威胁的涪江大桥是宝成铁路四川段的必经之地,“保梁”也是为了保障宝成铁路的全线安全。扫路车图片
“我对涪江大桥的桥梁结构和水情等信息掌握得不全面,但敢用8000吨火车开上大桥抗洪,一定对桥墩、桥桩的结实程度有十足的把握。”徐恭义打了个比方,对于人来说,腰板够硬,脊椎够好,才能挑得起担子,对于桥梁也是同样的道理,桥墩、桥桩要足够结实,才能承受桥面足够的力量。“若桥的基础不够扎实,面对洪水的冲击力已经够大了,再加上列车重量造成的压力,就会十分危险。”扫路车厂家
徐恭义说,洪水来临时,有两种情况会对大桥的“腰板”造成冲击。一种是,洪水携带着巨石、泥石流,可能会把桥墩打断;另一种情况是,若桥桩没有深深扎进岩石层,猛烈的洪水会把桥冲得摇摇晃晃的,甚至把桥桩冲悬空。“在这种情况下在加8000吨的力量无疑是危险的,甚至对列车司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于是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应急指挥中心临时调来两车共8000吨道砟,增加大桥自重对抗洪水对大桥桥墩、桥桩的冲刷……五小时后洪水渐渐退去,大桥纹丝不动,保桥成功!看到最后保桥成功真是长长舒了口气,张明告诉记者,为了保证抢险人员万无一失,重载列车驶上大桥后,车上人员迅速撤离。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则留守在大桥上,定时对桥梁进行监测、检查、瞭望,密切关注洪水和大桥动静。“整个压制负重时间约五个小时,直到洪水退到限速水位。”张明说,整个铁路系统数十人参与抢险,仅绵阳工务段就出动近20人抢险。直到下午16时37分,洪水不再危及大桥安全,两列镇桥列车才撤回绵阳北站。“洪峰过后,绵阳工务段技术人员对桥梁共振频率进行检测,确认大桥未受影响,一切正常。”扫路车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