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是随车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状况直接影响随车吊的牵引性、通过性、平稳性、安全性、舒适性和经济性。通常有经验的随车吊用户可以通过分析轮胎非正常磨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对防止轮胎非正常磨损、延长使用寿命、节约成本、提高随车吊使用效益和保证安全作业等。 轮胎气压的过高、过低,超负荷作业、四轮定位不良、以及随车吊驾驶员驾驶技术不熟练导致、轮胎的选配和安装的不合理以及外部坚硬物的损害等,都会减少随车吊轮胎的使用寿命。下面教您正确养护随车吊轮胎:
第一、严格遵守厂家规定的轮胎充气标准,充气后应检查随车吊各部位是否漏气,并应定时检查轮胎气压,确保随车吊在任何状态下轮胎胎压都符合标准; 第二、正确选配和安装随车吊轮胎,注意按随车吊轮胎规格配用相应内胎;
第三、随车吊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将其前后轮胎按照工作环境的不同进行交叉或循环法换位;
第四、注意控制随车吊轮胎温度,当发现随车吊轮胎温度很高时,将随车吊停放在荫凉地方,等其温度降低后在进行作业等;
以上是随车吊在作业时对其轮胎的正确使用及保养方法,及时做到对随车吊轮胎的保养有助于随车吊的安全作业,延长了随车吊的使用寿命,同时节省了随车吊的维修费用。 12吨随车吊属工程车辆,为了使其更好的作业,各种保养不可少,随车吊维修保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润滑、防腐、清洁、零部件调整更换等。有条理的保养,可以延长车辆使用寿命,保持长久的高效率作业状态。般将随车吊维修保养分类如下:
日常保养:这是对随车吊的清洁、检查、加油等外部维护,由操作人员承担,并作为交接班的内容之一。
一级保养:对随车吊易损零部件进行的检查保养,包括清洁、润滑、随车吊局部和重点的拆卸、调整等,一般在专职检修人员指导下由操作人员承担。
二级保养:对随车吊进行严格的检查和修理。包括更换零部件、修复随车吊的精度等。由专职检修技术工人承担。
小修:这是工作量最小的局部性修理,只进行局部修理、更换和调整。
中修:这是一种工作量较大的计划修理,操作人员安排1-2 年1次。内容包括更换和修复随车吊主要部分,检查整个随车吊并调整校正,使随车吊能达到应有的技术标准。
大修:这是工作量最大的一种计划修理,包括对随车吊全面解体、检查、修复、更换、调整,最后重新组装成新的整机,并对随车吊外表进行重新喷漆或粉刷。一般四年左右才进行一次,可由专业(修配)厂来完成。
12吨随车吊的计划预修:随车吊在使用过程中,零部件、关键部件会不断“磨损”这就会影响随车吊的性能、效率和安全
平衡阀阻尼孔堵塞为使吊臂伸缩平稳,防止发生载荷冲击,在伸缩回路中设置了平衡阀,该阀由1个单向阀和1个溢流阀组成,其中溢流阀芯上设有阻尼孔,阻尼孔一旦堵塞,平衡阀就失去作用,从而引起吊臂伸缩时抖动。排除方法:将平衡阀解体清洗,疏通阻尼孔。
液压缸内有空气液压油箱中液面过低或液压回路存在泄漏,均可使空气进入液压回路。空气一旦进入液压回路,就会增加油液弹性,降低液压传动刚度,使伸缩缸产生冲击和爬行现象,从而引起吊臂伸缩时抖动。排除方法:找出液压回路中进入空气的故障点,修复并将液压回路中的空气排出。
吊臂伸缩时摩擦力过大若吊臂伸缩时摩擦力过大,可使系统压力忽高忽低,引起液压冲击,从而在吊臂伸缩时产生抖动。若吊臂滑块磨损严重,吊臂伸臂时将向下倾斜并容易产生抖动;缩臂时阻力更大,吊臂抖动将更为严重。排除方法:更换磨损超过规定值的滑块,调整吊臂与滑块间隙,使之符合规定值。在无负荷情况下调整滑块间隙,使其伸臂后具有适当的上翘值,这样可以补偿起重臂在承受负荷时的下翘值,避免吊臂伸缩时产生抖动现象。
吊臂伸缩钢丝绳松动吊臂伸缩钢丝绳松动可引起吊臂抖动。判断方法是:拆去伸缩钢丝绳,单独依靠伸缩缸带动伸缩臂,观察吊臂伸缩是否自由、有无抖动。若无抖动,装上伸缩钢丝绳作伸缩试验,若出现抖动,则可判定是伸缩钢丝绳松动。排除方法:先检查伸缩臂钢丝绳长度和拉紧程度,使其符合要求;再检查伸臂和缩臂滑轮的润滑情况及滑轮衬套的磨损情况,必要时添加润滑脂或更换滑轮衬套。
伸缩缸加工尺寸超差吊臂伸缩缸的加工尺寸如缸筒内径的圆度、圆柱度,导向套与活塞的同轴度等形位公差如果超差,会增加伸缩缸的运动阻力,从而引起吊臂伸缩抖动。排除方法:严格按图纸要求加工伸缩缸零件,将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 吊臂制作精度不够制作吊臂时,如果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没有达到图纸要求,会造成吊臂间隙大小不均匀,吊臂伸缩过程时紧时松,从而引起吊臂伸缩抖动。排除方法:严格按图纸要求加工吊臂,将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
吊臂滑块和滑道润滑不良若吊臂内部安装的尼龙滑块和滑道润滑不良,也会引起吊臂伸缩抖动。排除方法:定期检查滑块和滑道的润滑情况,及时涂抹润滑脂,以减轻伸缩阻力,预防吊臂抖动。吊臂设计不合理吊臂是靠液压缸和钢丝绳滑轮组以及液压缸头部安装的滑动小车带动伸缩的。在吊臂全部伸出时,滑动小车从马头臂(里面最细的那节臂)退出;而在缩臂时,滑动小车则要进入马头臂。若马头臂后端左、右侧和底面没有设计导向板,或导向板的位置设计不合理,将导致滑动小车进、出马头臂时撞击马头臂后端,使吊臂产生剧烈抖动,同时伴随起升钢丝绳剧烈敲打基本臂现象。排除方法:在设计和加工吊臂时,马头臂后端应加装导向板并计算好位置,以便液压缸和滑动小车平缓地进、出马头臂,避免发生剧烈抖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