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着“务实、节俭、隆重、高效”的原则,连日来,辽宁专用车生产基地工作人员正紧锣密鼓地筹备“2012第三届中国(铁岭)专用车博览会”。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据介绍,于9月17日至20日在铁岭举办的第三届专用车博览会,主要是为拓展基地企业销售市场,促进入驻企业早日投产达效,加速建造全国专用车集散地。
承载铁岭人建设“专用车之城”的伟大梦想,2008年9月,辽宁(铁岭)专用车生产基地正式破土动工。短短4年时间,便引进了以“世界500强”中航工业集团、际华集团,“中国500强”华晨集团、庞大集团、中欧集团、曙光集团、同捷集团为代表的专用车整车及零部件项目150个,开工项目70个,投产项目30个。
按照“辽宁唯一、中国最大、世界知名”的标准规划、建设和发展辽宁专用车基地,铁岭迅速成为国内外专用车生产巨头抢滩创业的热土。作为辽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命名的中国专用车生产基地,专用车已经成为铁岭迈向新型工业化城市的最新亮点!
珍惜发展机遇 加快基地建设
辽宁专用车基地自开工建设以来,得到了各级领导和部门的高度重视与鼎力支持。仅今年上半年,省政府负责人就先后两次到基地考察指导工作,专门听取汇报并作指示,要求举全省之力支持专用车基地发展。
为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指示精神,省直各厅局按照各自职能,分别到专用车基地开展帮扶对接,帮助解决发展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省中小企业厅负责人提出举全厅之力服务专用车基地发展,并组成专门的包保队伍,帮助企业拓展产品销售市场。省经信委负责人进京协调沟通,全力帮助基地企业解决资质问题,并积极帮助开展沈阳经济区等周边城市的专用车巡展销售活动。省建设厅负责人带队来到铁岭,组织专用车招标采购工作,其中一次就帮助基地内企业销售了 3000台城市垃圾清运车。对专用车基地发展,省发改委、省财政厅更是不遗余力,积极帮助企业申报项目、整合资源,开展融资等工作。
铁岭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联席会,专题研究专用车基地发展建设问题,明确指出专用车基地就是铁岭的未来、是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龙头,必须举全市之力支持建设。市委书记、市长坚持每周到基地现场办公,目前已帮助解决 50多个实际问题。为有效推进工作,铁岭市还专门派出了由15个部门组成的企稳回升工作小组,工作小组入驻基地工作一个多月来,积极参与项目清理,盘活资产,帮助企业嫁接改造,提升发展能力,解决了大量问题。为强化组织保障,铁岭市又指派分管工业工作的副市长到专用车基地管委会任职,以加强基地班子建设,在一线形成强力保障。与此同时,铁岭市财政、发改委、经信委、土地、规划、住建委、金融委等相关部门,均成立了专门的帮扶小组,深入专用车基地开展服务工作,很快形成了举全市之力、突出抓好专用车基地发展建设的浓厚氛围。
破解发展瓶颈 实现弯道超车
目前,我国专用车产量占载货汽车总产量的60%左右,接近6000个产品品种,已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铁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认为,现阶段我国专用车行业发展有两个值得注意的重要特点:一是全国专用车产业集群发展迅猛,其中除辽宁专用车基地外,长春、天津等地的专用车产业也呈快速发展之势;二是我国专用车企业在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后,现阶段普遍遭遇发展瓶颈。
同样,辽宁专用车基地也面临着一个爬坡过坎期。首先,经过3年多的发展,大规模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已进入尾声;其次,基地内企业开始进入投产达效关键期和优化整顿期,这个时期将直接关系到基地能否健康持续发展。企业投产达效面临的诸多问题,优化整合基地内项目,如何寻找新增长点、引进大项目和完善园区功能等,这些都说明铁岭基地正处在培育期,而此时又恰巧遭遇了汽车行业整体下滑这样一个大环境。
如何破解发展瓶颈、实现弯道超车?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分析形势,理清发展思路,寻找发展机遇,增强发展信心,强化措施,狠抓落实。 ”信心从何而来? “铁岭专用车既有产业基础,又有人才优势,尤其中国专用车未来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回答道。
根据交通部《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从2005年到2030年,我国将斥资2万亿元,新建5.1万公里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的飞速发展,将推动运输车辆和道路维护车辆的发展。同时我国对钢铁、煤炭、水泥、原油、天然气等基本战略物资长期保持庞大需求,这些物资相当一部分靠车辆运输,专用车总需求量基数较大,有相当大的成长空间。而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功能的增强及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对建筑、环卫、园林、电力等商业运输及城市建设服务类专用车将产生较大需求。
国家重点工程如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不仅将推动专用车总量发展,而且将极大地带动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有效需求。而外延型经济的发展,必将带动专用车出口趋势。以2010年我国专用车年需求量89万辆、保有量600万辆为基数推算,到2020年,这组数据将分别达到174万辆、855万辆。
据介绍,“十二五”期间,我国专用汽车行业重点发展的产品主要是配套服务于城市功能发展类车辆,如环卫类、市政类、城建类、教育医疗类等;高等级公路服务车辆,如道路养护车、抢险救援车等;重大工程作业类车及煤炭运输车、三农车辆等特殊车辆。此间,还将重点发展机场专用车辆、高等级公路养护车辆等制造技术。
基于以上分析判断,铁岭经济开发区、专用车基地管委会以解决专用车企业发展难点为突破口,毅然推出了正视问题、突破重点、重点解决企业投产达效及完善产业链条、提升基地功能、创优发展环境、整合产业资源、推动产业做大做强等一系列重大举措。
采访时,记者拿到了这样一组数据:去年,铁岭专用车产业集群共销售车辆6.1万辆,实现主营收入27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75亿元。而今年前7个月,专用车产业集群便已生产公路养护车、除雪车、工程车等各种专用车4万台(套),实现主营收入215亿元、上缴税金2.2亿元。而前不久,为预热第三届专用车博览会,在先期召开的城建类专用车展销会上,铁岭一天就卖出 3000台环卫专用车。在汽车整体销售大幅下滑的背景下,铁岭专用车产业企稳回升、逆市飘红,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扩大领先优势 提升竞争实力
金秋时节,放眼辽宁专用车基地,7平方公里起步区基础设施早已实现 “七通一平”,环境达到“绿美亮洁”,12.36平方公里拓展区具备项目入驻条件,占地20平方公里的零部件配套产业区拔地而起,已建成机动车交易市场、23家汽车名品4S店、研发中心及基地商业服务区等多个配套项目,功能日趋完善。
经过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标准发展,短短4年,以“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为龙头的铁岭专用车产业集群效应凸显,对外影响不断扩大。目前,辽宁专用车基地已被中汽协授予 “中国专用汽车生产基地”称号,被省政府确定为“辽宁省政府定点采购单位”,专用车产业集群被省政府评为 “辽宁省示范产业集群”,专用车博览会被商务部确定为“全国唯一支持引导专用车类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