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怀念“流动空调” 家住经纬七道街的张为民是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他告诉记者,卖冰棍的吆喝声和洒水车的铃声曾是哈尔滨夏天最难忘的记忆,如今这两种声音在哈尔滨几乎都听不见了。 “我小时候住在中央大街,一到夏天,白色的洒水车就会出现在中央大街,离老远就能听到铃声,这时每个人都会感觉到凉意。洒水车一过,整条街都凉爽了不少;水喷过的面包石变成了深灰色,发出一种泥土的清香。”张为民说。 在经纬街上卖水果的曲松林老人说,那时洒水车就相当于街道上的空调,路面的温度降低了,气温也就降下来了,那感觉可比现在家里用空调降温舒服多了。“现在哈尔滨的街道越来越宽,修得越来越漂亮了,可是洒水车却少见了,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曲松林老人说。 车少路多无法全覆盖 11时许,在中山路上见到了正在作业的洒水车。 中山路刚刚经过路改整修,新铺的路面平整宽阔,作业的洒水车也是新投入使用的。洒水车开动后喷出的扇形“瀑布”把路面浇成了黑色。被晒得发烫的轿车根本不躲避,任凭洒水车为其降温。不少出租车就跟在水车后面,享受“冲凉”的快感。 施春龙开洒水车已经20多年了,他说,自己从上班第一天就一直在开洒水车。施春龙一边擦汗一边说:“今天已经洒过一圈了,可看这温度,估计还得加班。”施春龙说:“其实哈尔滨的洒水车一辆也没减少,倒是增加了。大家很少看到洒水车是因为道路增多了,相比之下洒水车太少了。”施春龙说,以他的作业区域中山路、红军街、红博和霁虹两个转盘为例,全覆盖的话至少要4台洒水车,但实际却只有2台。 “现在南岗区需要作业的街道为32条,最少需要18台洒水车,但我们只有9台。”南岗区城管局作业车队队长丁永胜说。 洒水车取水越来越难 “除了洒水车太少外,加水也是一大难题。”丁永胜说,这几天天热,哈市各区的洒水车作业车次都增加了,南岗区由原来的一天四洒增加到一天六洒。但由于缺少稳定的取水地点,作业车次难以保证。 “哈市的洒水车一直处于没有稳定的取水点,四处求人买水的境地。”据丁永胜介绍,哈尔滨的洒水车过去一直都在“喝”哈市周边工厂机井里的井水,可是随着哈市的城市不断扩容,城市周边的工厂纷纷迁址,机井也越来越少,使得洒水车取水陷入了困境。 丁永胜说:“我们最远时曾经到齿轮路取过水。”因修路等原因,洒水车在取水的过程中堵车占去了大量的作业时间。据介绍,洒水车取水平均要一个半小时,最长被堵过两个多小时。“我们现在要是作业一个小时的话,其中就有20多分钟是在等水,取水的问题不解决就很难缓解路面的干渴。” 据南岗区城管局环境卫生指导监察科科长宿松林介绍,目前哈市城区洒水车作业用水都是有偿购买,而且是高价。以前洒水车的用水量不大,可以通过作业单位自己想办法解决。但是近年来洒水车的用水量越来越大了,制订相关的规定为城市洒水车找到固定取水点已经变得越来越迫切。 “全区32条主要街路要实现全覆盖的话,每天至少要400吨水,现在根本实现不了,热天越来越多,取水将会越来越困难。”丁永胜说。